市医保局:药品目录再更新,新特药可及性持续增强
近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《2024年药品目录》,新版药品目录自2025年1月1日开始执行,这已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第7次对药品目录进行调整。本轮调整后,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159种,其中西药由1334种增至1398种、中成药由1323种增至1336种,另含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5种(含西药367种、中成药58种)。中药饮片数量未作调整,仍为892种。同时,调出了43种临床已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。
一是创新药品数量大幅增加。与目前执行的《2023年药品目录》相比,今年目录调整,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,其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。此外,今年的目录调整将1类化药、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“全球新”作为重点支持对象。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“全球新”的创新药,在比例和数量上都创历年新高。
二是国谈药保障水平持续增强。新版药品目录调整将首个晚期宫颈癌的双靶点免疫治疗药物、首个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晚期肺癌靶向药谈判纳入目录。同时继续延续《2023年药品目录》政策规定,要求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延续性和待遇稳定性,原则上不得以谈判药品转为常规目录管理为由将其调出“双通道”和单独支付范围,国谈药惠民可及性得到充分保障。以我市为例,2023年11至2024年11月,我市谈判药发生总费用4.83亿元,医保基金支付3.53亿元,惠及患者50.9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12.6%、13.6%、8.5%,报销比例达73.2%。
三是“双通道”处方管理有效规范。自2025年1月1日起,配备“双通道”药品的定点零售药店均需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流转“双通道”药品处方,不再接受纸质处方。目前我市12家“双通道”定点零售药店均已完成电子处方中心的接入,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电子处方后,可通过医保码展码,在“双通道”药店完成电子处方获取、取药及结算。